剛剛過去的7月,高溫日達到22個,數(shù)量為史上第三多,但持續(xù)的高溫熱浪還沒有結束。
“高燒”中的上海,讓網約車司機地圖上的“熱力點”紅了起來、多了起來,在經歷一場疫情停滯之后,這個夏天,網約車迎來期盼已久的“黃金季”,而平臺也趁勢推出一大波優(yōu)惠券吸引用戶。
網約車市場似乎正在回歸“正軌”,但滴滴被罰超過80億元、華為和騰訊相繼入局網約車業(yè)務、網約車開空調要加錢等消息的傳出,網約車市場也“暗流涌動”,或許一場新的“排位賽”正在展開。
“黃金季”不愁單量
“6月1日,上海重啟的那一刻,我第一時間搶了預約單,半夜從家里發(fā)車,給了自己一個‘開工儀式’!眱蓚月之后的現(xiàn)在,享道出行司機付師傅回憶起這段時間,感嘆從一開始每天的十幾單,到現(xiàn)在每天三十多單,基本已經達到飽和的狀態(tài),“現(xiàn)在是網約車的旺季,單量基本上和疫情前正常時期持平!
每天早上6點不到,付師傅就出車了,早晚高峰是每一個網約車司機都不想錯過的“黃金時間段”,“從6月中旬開始,每天的單量基本飽和,每天的流水在1000元左右,比疫情前少了100元!备稁煾蹈嬖V《IT時報》記者。
下午兩三點,是付師傅的休息時間,這個時間段天氣炎熱,再加上不是用車高峰期,利用這兩個多小時,付師傅趁機休整一下,準備迎接晚高峰。每天忙到半夜才收工,每天超過13個小時在車上。
另外一位滴滴司機徐師傅也向《IT時報》記者表示:“現(xiàn)在和疫情前的水平已經差得不多了,每天在車上10個小時,能做十幾單!
有調研機構隨機對上百位網約車司機和部分乘客發(fā)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青浦區(qū)的徐涇、浦東新區(qū)的張江和唐鎮(zhèn)等7個區(qū)域是司機師傅接單的“熱區(qū)”。
但在不愁單量的“黃金季”,司機的收入并沒有提升。付師傅說,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油價較高,司機的成本上升了;二是平臺對司機的獎勵不多!拔颐刻扉_350公里左右,油費成本每個月增加20%~30%,我在最熱的時間段回家休息也是考慮到油價的因素。”付師傅說,平臺前兩個月有流水排名獎勵活動,要拿到獎勵不容易,一天都放松不得。
不少司機向《IT時報》記者表示,油價上漲對成本產生不小的影響,一個月至少多花一兩百元。
此前,網約車司乘曾陷“空調費之爭”,由于高溫天多再疊加油價上漲,這一矛盾就顯得更為突出!尤其碰到乘客叫的是一口價,司機的確會覺得成本有點高。”一位網約車司機這樣對《IT時報》記者表示。
作為目前網約車主要監(jiān)管依據(jù)之一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營服務規(guī)范》也規(guī)定,網約車的運營服務應符合出租車運營服務的行業(yè)標準,駕駛員“應根據(jù)乘客意愿升降車窗玻璃、使用音響、視頻和空調等相關服務設備”。
硬幣的兩面
雖然司機不愁單量,但依然擋不住平臺“大肆撒券”,要把乘客弄到自己的“碗里”來。
近日,《IT時報》記者經常收到一些網約車平臺發(fā)的優(yōu)惠券,享道出行的6折專車券、秒殺一折券、推薦好友即享40元券及折扣福利等。在抖音上,《IT時報》記者經常刷到美團打車的“福利廣告”,有最高價值60元的5折券包等,記者的美團打車賬戶也躺著一張8折打車券,最高可抵15元。
即使一開始以高端“紅旗”車型起家的“國家隊”T3出行,現(xiàn)在也加入了特享、快享、速享等更加接地氣的車型,而且這些經濟型車型還可以使用優(yōu)惠券。一單14元基礎價的路程,少則便宜一兩元,多則便宜四五元。
相較于價格高昂的“紅旗網約車”,這些車型適合更多乘客出行的需要。從《IT時報》記者近期幾次體驗來看,車輛的響應速度并不慢;蛟S光靠“紅旗”,不足以支撐起平臺的運營。就以基礎價14元左右的單子為例,同樣時間、同樣路程,如果選擇“紅旗”車型,用上更大額的優(yōu)惠券,預估價也要超過60元。
“現(xiàn)在的T3出行,和滴滴差不多!”有T3司機這樣形容。
網約車市場的規(guī)模和合規(guī)問題就如同硬幣的兩面,當T3選擇了“滴滴模式”后,在獲得規(guī)模收益的同時,就必然要面對和解決合規(guī)問題。據(jù)媒體報道,T3出行收到過多次行政處罰,全部都和駕駛員或車輛未取得相關運營資質相關。
不可否認,網約車市場不再是“燒錢”就能玩的,合規(guī)運營才是市場競爭核心。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shù)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告訴《IT時報》記者,由于滴滴受合規(guī)審查的原因空出一部分市場,成為其他網約車平臺爭取的目標,但就發(fā)展階段來看,價格競爭的作用已經不大,平臺也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長期補貼,對于老玩家來說,現(xiàn)階段還是依靠合規(guī)、精細化運營以及優(yōu)質的服務來吸引并留住用戶。
聚合模式或成下一角力場
網約車市場一直是多變的,市場排位一直在變,入局者一直在變。
去年7月,滴滴App下架后,網約車行業(yè)迎來了短暫的窗口期,不少打車平臺推出補貼以尋求在短期內注冊司機和用戶的規(guī)模增長。最近,滴滴又收到一張超過80億元的超大罰單,在外界看來,滴滴已“跌下神壇”。
但是,網約車的用戶規(guī)模和市場規(guī)模一直在增長,是巨頭覬覦的肥沃市場,足以吸引玩家不斷加碼。去年,曹操出行、T3出行、如祺出行都完成融資,有了“儲糧”就可以發(fā)紅包了。
在空缺的間隙,網約車市場又迎來了兩位重磅“玩家”——騰訊和華為。在微信中,《IT時報》記者看到進入“出行服務”后,就可以呼叫包括曹操出行、首汽約車、T3出行等在內的多個平臺的網約車。但加入微信出行服務的網約車企業(yè),明顯少于高德打車等聚合平臺。
華為也推出了眾測版打車應用“Petal出行”,在北京、深圳等城市上線,同樣也提供聚合出行服務。
在陳禮騰看來,搶奪網約車市場不是騰訊和華為的主要目的,騰訊有騰訊地圖,華為有花瓣地圖,二者入局網約車更多是豐富其地圖的使用場景,完善各自的生態(tài)版塊布局。
通過聚合平臺使用出行服務,不少網友已經習慣這類模式,一站式打車節(jié)省了不少的時間與精力。對于平臺來說,聚合模式更加輕量化,進可攻退可守,風險可控、投入可控,能夠搶奪一些市場,助力自身實現(xiàn)流量變現(xiàn),增加用戶的黏性反哺自有業(yè)務。
“聚合打車在商業(yè)模式上屬于輕資產模式,業(yè)務啟動和后續(xù)運營成本較低,沒有燒錢的壓力,還能以聚合打車服務豐富自有業(yè)務生態(tài)。而在諸多網約車服務商看來,與其自己承擔風險找流量,不如直接倚靠巨頭買流量!标惗Y騰說。
或許聚合模式會成為未來的主流,但如何對聚合之下的合作對象進行有效監(jiān)管和安全審查,這是聚合平臺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