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虛擬運營商號段為何成為電信詐騙重災區(qū)?)
央廣網北京8月29日消息(記者馬喆 編輯牛萌)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公安部門昨天表示,引發(fā)廣泛關注的山東臨沂徐玉玉被騙猝死案最后一名在逃的公安部A級通緝令嫌疑人 鄭賢聰已向警方自首,目前該案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
徐玉玉被騙猝死事件發(fā)生后,工信部開展了核查工作,已查實涉案號碼之一屬于遠特(北京)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另一涉案號碼屬于中國聯(lián)通,據查兩個涉案號碼都登記了用戶實名信息。工信部已將核查的相關用戶登記資料等信息按照法定程序及時提供給了公安機關。
盡管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手機號碼已經實名登記,但是有數(shù)據顯示,沒有實名登記的“黑卡”,仍然是實施電信詐騙的重災區(qū)。中國通信企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苗建華分析,非實名電話卡,更多集中在虛擬運營商上,自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底,工信部對超過14萬個涉及通訊信息詐騙等犯罪行為的電話號碼進行快速關停,其中虛擬運營商封號比例超過43%。
苗建華:近年來,以手機為媒介,以黑卡為主要手段,以虛擬運營領域為重點的騷擾信息、垃圾信息、詐騙信息,借這個機會有了一些泛濫的現(xiàn)象。
虛擬運營商號段為何成為電信詐騙重災區(qū)?
所謂虛擬運營商,就是指從中國移動、聯(lián)通、電信三大基礎運營商處承包部分通訊網絡的使用權,然后通過自己的計費系統(tǒng)、客服號、營銷和管理體系把通信服務賣給消費者的企業(yè)。目前,虛擬運營商用戶規(guī)模僅為中國移動、電信和聯(lián)通三大運營商的2%,但虛擬運營商號碼因涉違法犯罪被關停的比例卻是三大基礎運營商的35倍多。急于擴大業(yè)務規(guī)模、管理條例落實不徹底,是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工信部網安局副巡視員隋靜:
隋靜:基礎電信運營企業(yè)這兒管得好了以后,總有一部分人想犯罪的,去其他薄弱的地方去買卡,所以自然地就會轉向剛剛進入運營的虛擬運營商這一塊,再加上虛擬運營商剛剛進入這個這個領域,它們在貫徹執(zhí)行政策上,確實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也給這些犯罪分子提供了這樣的條件和便利。
由于一些虛擬運營商沒有實體門店,它們在互聯(lián)網銷售電話號時,如何進行實名登記和驗證?記者在中麥通信、民生通訊兩家虛擬運營商的銷售170號段的網站上看到,兩家都要求在線填寫用戶姓名及對應的身份證號碼,收貨時必須是本人持有身份證。
工信部:虛擬運營商不落實實名制將被一票否決
工信部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虛擬運營商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并把實名制落實情況作為虛擬運營商申請擴大經營范圍、增加碼號資源、發(fā)放正式經營許可證的一票否決項。對違反實名制規(guī)定的虛擬運營商,工信部將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對于整改不力、屢次違規(guī)的,工信部將依法堅決查處,直至取消其相關資質。
此外,公安部也表示,各地省、市兩級公安機關將于今年9月底前全部建成反詐騙中心,今后各地公安機關接到群眾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報案后,不管案值大小,一律立為刑事案件。